2013年2月25日 星期一

高美館 – 高雄市立美術館




內惟原名內圍,面積約三十二甲,清代時為防亂匪,以縣府駐兵鎮守以保護地方,因而得名。民國九年日本政府改內圍為「內惟」。根據考據台灣以人工築堤儲水或攔截溪流以工灌溉者均稱為「埤」或「坡」內惟埤之名乃部脛而走。本地區原為水產養殖用地,源頭為下淡水溪,早期以沙包疊成溝渠,引水至蓮花潭,再引水至內惟埤儲存。
  高雄市各埤潭創設之原因,乃為農田水利之灌溉自清康熙年間歷經逐次開拓而成。埤潭之水利在清代極為紊亂,日據時代,經組織後納入地方廳管轄,光復後劃歸人民團體管理,並設管理委員會,政府機關則予以監督指導。
  本區除有灌溉便利外,亦種植有稻米、蓮花、菱角、與養魚之利,主要活動為工業與農業生產兩種,工業以合板及製鋼業為主,居民多陳、李、林三姓,祖籍多來自漳洲、安溪與龍溪三地。
  二次大戰時日人龍澤任區長〈內惟區〉間,將埤養魚、種植之收入配給區民,後改為民間經營,高雄市第一屆市長謝掙強先生設埤公司,將利潤均分農民。昔日內惟埤四周種植柳樹以為水土保持,民眾過埤需步行,沿著縱貫線鐵路走,方可達彼岸,後經蔡天送議員在今之成都路靠鐵道旁造橋,始便利往來。然而內惟埤經歷年之墾拓,早已失去期本來之面貌。

美術館區
1.本館建築
為地上四層、地下一層五樓挑高空間建築,包括北大廳、雕塑大廳、十六個間個展室與兩個多目的室,公共活動區如專門收藏藝術資料的藝術研究室、可容三百九十二席位之演講廳、美術資源教室等,另有工作人員使用之行政區及典藏區等空間等,出入口各自獨立,易於分區管理、分時使用。展示空間共有八千餘坪為南台灣最大之美術館。
2.戶外空間
在塑造一個與自然和諧的都會文化園區之理念下,充份利用空間分隔與動線規劃之配置設計,營造出美術公園藝術化的特色;由邊緣空間、雕塑公園、戶外圓形廣場、迴廊至美術館區,整體設計、由外而內,規劃如下:
1)邊緣空間:
為四周園道對美術公園的第一印象所在,在設計上著重在雕塑意味;以活動囊袋的設計方式來融合美術公園的意象與人行道的休憩行為配合,並結合各種邊界的型式,控制天空線及地平線做視覺上的引導。
2)遊園步道及休憩設施:
民眾在此的需求為方向性的引導與一種歸屬舒適的感覺,因此,民眾由入口廣場開始進入園區後,可循明確指標進入美術館或園區休憩,路徑及通道規劃明確,配合各景區舖設遊園步道,並適地提供休息區、公共廁所、遊客座椅等。
3)戶外的圓形廣場與迴廊:
戶外圓形廣場的設置是引入活動的最好誘導方式,而目前利用長達一百公尺之圓形迴廊包被出的戶外圓形廣場,再加上與館內教育空間如美術教室與演講廳的串連,使室內室外的活動產生緊密的關聯,而有效的發揮活動成效。
(雕塑公園
涵括範圍以一期工程為主體,即美術館行政區後方草坡與西南園區範圍為主,該區域藉不同的景觀如樹林、草原及各種雕塑品展示方法分別陳列於不同的景區中。園區雕塑品的主要來自一九九一年的「第一屆高雄國際雕塑創作研究營」、一九九三年的「環境形象化、再現內惟埤雕塑徵件」、「一九九五高雄國際雕塑創作研究營」及本館部份大型典藏品,營造出雕塑公園藝術化的特質,總計二十五件,其中十八件位於雕塑公園中,其他七件作品則分別座落於二、三期的生態公園。
()生態公園
包括主湖、小島、沼澤、觀景台、密林區、文學步道等。其中主湖及湖岸在強調生態復原的概念上,分草坡湖岸、木樁湖岸、塊石湖岸以及湖底、湖岸採以下方式施作:草坡湖岸係卵石及植草方式施作。木樁湖岸係以美國南方松(防腐材)自然密集排列方式施作。塊石湖岸係以楓港石、花蓮紋石為主,採自然疊砌方式施作,石塊護岸孔隙較多,可讓生物繁殖棲息。湖底則採黏土層方式施作,表面回填天然砂石級配30cm厚,湖岸採拋卵石20cm厚。
(四)入口廣場
延續美術館半圓形環繞迴廊概念,提供遮蔭、活動、聚集及空間的形塑。廣場中設計有噴水設施與燈光設備,不定期進行施放,更設有優質公廁提供民眾使用。
(五)兒童美術館
提供民眾於遊園動線中之休息點,建築物採較小量體及階梯狀綠化平台設計,將植物由地面延伸至屋頂。
(六)立體停車場
停車場採隱藏及推縮方式設計降低建築物對行人之壓迫感,並延續園區內綠色環保概念,利用開挖後所產生之棄土,覆於停車場背面行成小山坡,使與環境融為一體,避免突兀。
註:以上資料參考自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高雄  市內惟埤文化園區美術公園」簡報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