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30日 星期日

專訪捐獻畢生珍藏成立貝殼館的高雄哈瑪星人─黃葛亮 /巫慶珠

專訪捐獻畢生珍藏成立貝殼館的高雄哈瑪星人─黃葛亮 將2000多種貝殼珍藏捐贈給高雄建設局的黃葛亮接受本報專訪時,氣憤未受應有尊重,憂心貝殼館未來成「呆館」。巫慶珠 在哈碼星土生土長的黃葛亮,年輕時就喜歡收集貝殼,他的心中一直有個海洋夢─希望在自己的故鄉看到貝殼館的成立,如今夢想達成了,他並沒有預期的喜悅,除了參與籌備過程中對建設局能力感到失望外,最重要的是,個人沒有受到應有的
尊重,他說,他非常不能諒解建設局在事前未與他溝通情況下,逕自決定將他無償捐贈的貝殼當作收費參觀的商品,違背他當初回饋鄉里的美意。 52年次的黃葛亮,雖然是市府的公務員,但從小在鼓山渡輪站的海邊長大,小時候貝殼就是他的玩具,10幾歲時他開始收集貝殼,不過,當時對貝殼並沒有太多的概念,純粹只是好玩,直到24歲那一年到泰國,發現貝殼也可以賣錢,甚至,有些產量稀少的貝殼價值不菲,一顆要7、8萬元,才教他開了眼界。 於是黃葛亮開始「認真」的研究貝殼,有系統、有計劃的進行蒐集,現在,你在各海邊風景區所買到的貝殼,幾乎都是他一布袋、一布袋賣出去的平價品。 10幾年來,他遍遊世界各港口,也花了幾百萬元收藏貝殼,談起貝殼經,可以說上3天3夜,他說,在19世紀時,貝殼的價值比鑽石還珍貴。不過,他心疼的是,隨著收藏數量的增多,這些貝殼跟著他,並沒有良好的空間可以存放,5、6年前有一個外商曾想要以10萬美元買下他所有的珍藏設立一個貝殼館,不過,他不為所動,與10萬美元失之交臂。 國內的澎湖海洋館與車城的海生館也都競相爭取,希望得到這些在國內冷門而專業的貝殼珍藏品,但黃葛亮認為,號稱「港都」、「海洋首都」的高雄,是他自己土生土長的故鄉,卻連一座海洋博物館也沒有,他私心地渴望,能夠把10幾年來的心血獻給故鄉,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建設局長李文良向他提議在旗津海岸公園設貝殼館的構想,他不假思索,一口就答應將價值300萬元、2000多種貝殼捐贈出來。 不過,在參與貝殼館籌建的4個月來,黃葛亮說,他才真正見識到建設局的團隊工作能力有多「爛」,讓他心力交瘁,這還不打緊,最令他無法諒解的是,建設局逕自對外宣佈,貝殼館在2個月後將採門票收費,事前完全沒有知會他,甚至,連送來的開幕典禮邀請卡也沒寫上他的名字,所有貝殼館成立的功勞都歸功於「觀光協會」,連要求市府出具捐贈証明,讓他辦理稅賦抵減,建設局也說「沒辦法」,他個人沒有受到適當的尊重。 回饋鄉里的熱情自此被澆息的黃葛亮痛心的說,原本他還想把珍藏的化石再捐出來,現在他己經心灰意冷了,尤其,在得知貝殼館沒有專業人員維護、管理,他的心更痛了,他說,色澤艷麗的貝殼,一旦缺乏定期保養,不但會失去光彩,而且有「脆化」的危險,屆時,就必須報廢,而且一座有生命力、活的貝殼館,也必須定期添購新種貝殼,如果,只是把貝殼陳列出來就算了,充其量只是一個「呆」館。 憂心於旗津貝殼館未來的黃葛亮說,他不敢去想像貝殼館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回旗津二三事》 http://pintasn.myweb.hinet.net/Chichin%200708.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