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4日 星期五

鼓山國小校史(參考資料)打狗小學校/打狗第一小學校/湊小學校


時間
內容
民國前五年(西元1907)五月
創校,初定名為"打狗學校".專收日本人高級官員及殷商之子女,為當知名貴族子弟學校
民國前三年
更名為"高雄湊尋常高等小學校"
民國三十年四月
改名為"高雄湊國民學校"
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
合併雙葉國民小學,改稱為"高雄市第五國民學校"
民國三十五年九月一日
更名為"高雄市鼓山區鼓山國民學校"
民國三十八年九月
設立柴山分校
民國四十三年八月
柴山分校改隸進修國民學校
民國五十年
進修國民學校更名為中正國民學校
民國五十三年
柴山獨立設校,名稱高雄市柴山國民學校
民國五十七年八月一日
更改為高雄市鼓山區鼓山國小,柴山亦改為柴山國小
民國六十八年
柴山國小復歸本校為柴山分校
 打狗第一小學校的故事
簡稱「一小」的打狗第一小學校,原名「打狗尋常高等小學校」,1907(明治40)年524創校,因校舍未建,暫借鹽埕庄民房為臨時校舍,專供日人子弟就學。當時日人在打狗市街有653戶,1,730人。而原有的旗後的打狗公學校,則供台灣人子弟就學。
1908年(明治41)年,打狗港第一期築港工程開始進行,哨船頭街一帶成為相關技術人員集居地,打狗的日人,已有935戶,2,394人。該年11年打狗尋常高等小學校遷至打狗山麓校舍(確切校址不明)。
1912(大正元)年,臺灣地所建物會社埋立地,即湊町新市街地完工。1913(大正二)年,打狗尋常高等小學校再遷至湊町四丁目五番地的新校舍,即今臨海二路50號鼓山國小校址(按,明治時代的國民小學,若是四年制,稱為初等學校;若是六年制,稱為高等學校)。
1920(大正9)年,打狗改稱高雄。該校亦改名為高雄尋常高等小學校。1921(大正10)年516日,改名為高雄第一尋常高等小學校,因為堀江町增設了高雄第二尋常高等小學校(今鹽埕國小)。一時之間,第二尋常高等小學校校舍來不及建,暫借第一尋常高等小學校部分教室上課,至1922(大正11)年831日,始遷入固定校址(今鹽埕區必忠街186號)。
1923(大正12)年421日,日本皇太子裕仁曾巡視高雄第一尋常高等小學校,並參觀各科教學觀摩會,當時打狗第一公學校(今旗津國小)六年級教師,也應邀至該校擔任教學示範。由於裕仁熱衷於自然科學,本身即為生物學家,因也特別參觀自然科學的教學觀摩會,並深表讚賞。
1924(大正13)年4月,增設高雄州立高等女學校(今前金區高雄女中),因校舍未建,暫借湊町的第一尋常高等小學校部分教室上課,至1927(昭和2)年325日,苓雅寮新校舍完工,始正式遷入。
1936(昭和10)年4月統計,高雄第一尋常高等小學校有22班,教師24人,男生681、女生671,合計1,352名學生。1941(昭和16)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為爭取台灣人民心,台灣所有的小學校和公學校,全都改制為國民學校,以示平等待遇。同年,高雄第一尋常高等小學校改名為湊國民學校。
1945(民國34)年國民政府接收以後,湊國民學校改稱為鼓山國民學校,原設於湊町舊市役所(今代天宮址)上課的雙葉國民學校,併入鼓山國民學校。
1950-1960年代,隨著近海、遠洋漁業的日趨發達,外來人口不斷湧入哈瑪星,鼓山國小也不斷增班,以為因應,甚至達到一個年級1314班之多,全校多達7284班。但隨著漁業發展的困境、石油漲價、工資高漲、環境污染等重大因素,哈瑪星近海漁業逐漸走下坡,重心也逐步移往前鎮遠洋漁港,人口隨之不斷流失。
由於西子灣早期被政府劃入軍事要地,哈瑪星居民只得以鼓山國小的運動場作為活動筋骨的重要場所。此外,此一運動場也成為當時盛行的少棒重要訓練場,如有「鐵捕」之稱洪一中,兄弟象隊教練林易增、棒球國手李居明,都是由鼓山國小少棒隊培養出來的。
◎資料來源:楊玉姿、張守真(民93)。<打狗第一小學校的故事>。《哈瑪星的文化故事》,頁105-108,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1895甲午戰爭爆發,滿清當局依據與日本當局簽訂的「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及其他附屬島嶼予日本。在日本接收過程中,遭到臺灣當地民眾的強烈抗拒。包括地主武裝、佃農武裝及原住民武裝紛紛發起暴動,要求日本當局放棄佔領臺灣的野心。如臺灣官紳丘逢甲等人抵抗日本,成立臺灣民主國(The Republic Of Formosa),推舉末代臺灣巡撫唐景崧總統,到後來在日本殖民者的圍剿下,丘、唐等人不得不放棄原先想法,遷回中國大陸
此後,日本殖民當局意識到了統治危機,將台灣島上的住民依據族群關係大致分為三級:在臺日本人、臺灣漢人及原住民,等級及享受的權利依次降低和減少。
1936年日本確定南進政策開始,一直到二次大戰結束的1945為止,日本在臺灣的殖民統治邁向了另一個階段。[1]該時期因戰爭的需要,日本經濟泥足深陷,全國逐漸進入所謂戰時體制,繼而孤住一擲,發動大東亞戰爭,國力消耗甚鉅,人力物力羅掘俱窮,需要台灣的協助。然而要台灣人「真誠」、「同心協力」,實非台人完全「日本人」化不可。因此,除了取消原來允許的社會運動外,乃由同化政策更進一步,積極從精神上企圖消滅臺人的民族意識,生活上脫離漢民族或南島民族樣式與色彩,全力進行所謂皇民化運動,大倡臺人全面日本化,並全面動員台人參加其戰時工作,一直持續到1945年二戰結束、臺灣轉交中國的國民黨政權為止。本時期可以稱為「皇民化時期」,是「內地化」的極端形式。
皇民化運動係分成二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1936年底到1940的「國民精神總動員」,重點在於「確立對時局的認識,強化國民意識」。通過各種思想宣傳與精神動員,致力於消彌台灣人的「祖國」觀念,灌輸大日本臣民思想。第二階段是19411945年的「皇民奉公運動時期」,主旨在徹底落實日本皇民思想,強調挺身實踐,驅使台灣人為日本帝國盡忠。日本人為強化組織功能,成立各種奉公會團體,台灣人民被迫參加,將運動推向社會的最基層。[2]
臺灣總督府為推動皇民化運動,開始強烈要求台灣人說國語(日語)、穿和服、住日式房子、放棄台灣民間信仰祖先牌位、改信日本神社、同時也要每日向日本天皇居所膜拜。此外,殖民政府也在1940年公佈改姓名辦法,推動廢漢姓改日本姓名的運動。最後,由於戰爭規模不斷擴大,所需兵員越來越多,日本當局也在1942開始在臺灣實施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1943實施海軍特別志願兵制度、並於1945年全面實施徵兵制[3]
scl2011-03-27 07:38:35 回應

1940年公佈改姓名辦法,推動廢漢姓改日本姓名的運動。
我家原姓林就改姓"楠林"
scl2011-03-27 07:33:57 回應

日本引進西方學校教育制度先設"學校"或已稱"小學校"為四年制;再加二年稱"高等",原設小學校"尋常小學校",有高等者稱"尋常高等小學校",即為五六年級。似無稱"初等"也者,宜澄清。
1898年8月16日再行發布「台灣公立公學校規則」、「台灣公立公學校官制」與「公學校令」。這些法令明定以中央或地方的經費開辦公學校。除此該法令並明定公學校的就學資格為8歲以上,14歲以下的臺籍兒童、另外也詳細制定六年制的公學校應教授的科目(修身、作文、讀書、習字、算術、唱歌與體操)、師資與例假日等。
而在台灣又在部分公學校增設"高等科"可讀兩年,做為緩衝教育。
scl2011-03-26 13:26:12 回應

  1. 鹿野尋常高等小學校(今臺東縣鹿野鄉龍田國國民小學)
  2. 臺東街台東尋常高等小學校
  3. 臺東街旭尋常小學校
  4. 里壠尋常小學校(原名臺東尋常高等小學校里壠分教場)
  5. 新港尋常小學校
  6. 大武尋常小學校
所稱:"若是四年制,稱為初等學校;若是六年制,稱為高等學校)。"似有疑問?
scl2011-03-26 13:00:06 回應

台灣所有的小學校和公學校,全都改制為國民學校,以示平等待遇
但是台童入學仍維原狀。
scl2011-03-04 09:21:14 回應

湊 :讀如Minado 港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